在分享這部片以前,先來說說這部片的關鍵字”龐克”。龐克為整個搖滾體系裡最鮮明的曲風之一,從精神態度、服裝穿著、美學意識、到整個其衍伸的各種思想主義…都具備完整系統架構。歐美、日本拍雖過很多電影在討論玩團態度、搖滾精神、搖滾哲學…等,但其實仔細剖析它們的核心主軸,幾乎都是在”龐克態度”上著墨。
我會這樣說,是因為龐克雖然自身具備一個完整的哲學系統,但當你看過無數個龐克團、研究過無數個大團歷史、讀過論述的、雜述的各種書籍,你還是形容不出龐克到底是什麼”屁”…不過每當你看完那些搖滾電影,就會發現”它們”是如此的接近我們,像黑洞般吸引著每個年輕觀眾。

龐克作為次文化裡最貼近年輕人的物種之一,就是因為它發生的很”自然”,很”簡單”,它從來不是音樂學院會剖析的曲風之一,甚至端不上檯面,有無數首龐克曲是3個和弦就可以彈完的,那種”爛”音樂,上2堂吉他課,就可以彈得一模一樣。
有多自然?多簡單?就像電影裡的第一首創作,「我討厭運動」,無的就開始幹譙運動,不需要「憂國憂民」,不需要「思鄉愁里」,不需要「市場導向」,不需要「人文內涵」,更不需要現在最流行的「政治正確XD」。光用言語幹譙不夠爽,一定要拿著樂器比較潮,比較酷!不會彈,沒關係,只會3個音?就用這3個音,只會一種節奏?那就用一種節奏敲到底,這就是龐克。
所以在整個搖滾史裡,講到音樂,龐克是冷板凳,但不談音樂,龐克是最精采的「音樂曲風」,因為所有激情、夢想、青春、酸甜苦辣,龐克都是那麼的直-拳-命-中。


這篇心得文我特別用了500字連結了導演想表達的「青少年議題」跟「龐克概念」,很多人懂青少年議題,但不懂龐克,很多人聽龐克,但不懂青少年的成長與矛盾(或說忘了),編劇深知這兩件事情是硬幣的正反,導演想提醒大家,每個青少年是如此的純真,如此的特別,如此的可愛,又如此的徬徨矛盾。


故事主角有三人,波波、卡拉、海薇。波波與卡拉是好麻吉,出生在一般索然無味的家庭,大事沒有,鳥事不斷(標準初等龐克族溫床XD),每天無所事事聚在一起討論著自以為是的龐克精神/搖滾態度,一起耍白爛、一起剃頭、一起建立自我的小天地,當然一起組了龐克樂團,起因就是”運動很討厭”。
故事的第一個轉折是海薇的加入,一個標準正常傳統家庭長大的海威有著忠實的基督信仰,甜美可人的長金髮,還有才華洋溢的古典吉他技巧,海薇雖不懂龐克,也不知道為何要幹譙運動,但就覺得這是一群很「酷」的人,能跟著一群很酷的人玩耍,其實就沒什麼道理了,「你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」…這就是典型的青少年成長
片裡有一段頗有趣的劇情,就是波波把海薇的頭髮弄得跟他們一樣,海薇非但沒有生氣,反而覺得自己的父母很丟臉。「身分認同符碼」在這年紀是很重要的探索,編劇用了很巧妙的段落埋在故事裡。

第二個轉折是”愛情與友情”。愛上同樣的人的每個玩團人會心一笑的事,因為同樣的文化興趣喜好,很自然會看上同一種人,這時候看是要大打出手,還是同進同退,依片裡的年紀設定,11~15歲間,後者可以想見,而且好的選擇,因為愛情需要累積與成長才能體會(初階的愛情很容易與激情搞混),而友誼則不需廢話,耍白爛就是增溫同時成長


(姊妹們的爭風吃醋)

第三個轉折是”外力抵抗與自我認同”。當她們以為自己音樂是最屌的時候,全世界都覺得爛透了,可是又如何呢?龐克(少年的成長也是)從來不需要任何人來定義,友誼更不容許別人來拆散,白爛只會繼續,這就是青少年與龐克,就像這部電影說的,We Are The Best。


(搖滾樂本來就是從垃圾開始,不然哩?)


在探討龐克議題的電影裡,這片算是我看過最棒的,無壓力的劇本串聯青少年與龐克的連結,沒有太多矯揉造作的龐克符碼灌輸給觀眾,鏡頭所到之處就是三位女孩的生活,聊天打屁,酸甜苦辣…輕鬆的開始,輕鬆的結束。在大人眼裡那些無謂的屁孩鳥事,在她們眼裡卻是天崩地裂,若你把龐克元素抽離,這片依然是一部優秀的「認識叛逆青少年」電影,所有忘記以前自己多屁的大人都應該好好看一看,喚醒一下自己的龐克魂!!。





[本日Metal語錄]
友誼、龐克、白爛、成長,是同一件事,只是名詞不同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龐克 搖滾 白爛 玩團
    全站熱搜

    豬蹄老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