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03005435-c8b821fd5272afd063ca111b2c603872.jpg

[進擊的鼓手]是一部後勁非常強的電影,

我看了很多影評人很激動地寫著,

但感受應該還是沒有我切深...

因為我的身份就是那個主角(安德魯)、那個老師(費查)。

 

電影一開始沒有畫面,從鼓聲開始,而且是小鼓聲,

打鼓的人都知道,小鼓是鼓手該認識的[第一個聲音]

是眾多打擊樂手的起點。

從全音符、二分音符、八分音符、十六分音符...

慢慢加速、慢慢加速、慢慢加速...直到擴展整個鼓組,

電影第一幕就這樣揭開...

 

這部片沒有大卡司、大宣傳、絢麗特效...卻獲得2014最佳電影的美名,

也就是說就算你完全不懂爵士音樂、爵士鼓,單就一部電影欣賞而言,

它依舊是"非常好看的電影",因為導演說故事的方式太厲害。

 

開場序幕意義深遠,短短幾秒就表達了一個鼓手

從零,到有,到追求極致強的過程,

第二幕,老師費查出現,幾個眼神、態度、言語,

什麼都不需解釋,就可以完全明白接下來安德魯會過的生不如死。

整片的過程就是在探討[嚴師出高徒?]這五個字加個問號。

身為樂手也身為音樂教育者的我,每一幕、每一秒都刺穿我心。

 

關於""的追求,是東方人對[境界]、[哲學]的最高見解,

它超越技術、知識、智慧、是一個生活哲人實踐自我的最高層次。

看似非理性、但卻嚴謹到不行,

尤其日本這種民族,把道的哲理推向極致。

(劍道、茶道、花道...)

 

費查是嚴師,一絲不苟,沒有妥協,他追求的是爵士樂的極致,

窮一生心力要栽培出最偉大的樂團、樂手,

一開始觀眾可能會以為他是所謂電影裡的[壞人],

但當他憶起當年那個天才學生,不禁淚流...

被學校開除後跟安德魯闡述自己的對爵士樂的堅持(還諷刺了星巴克的假爵士文化),

[我永遠不會對我的努力道歉],這句話就代表了費查一生的道,

即便日後虎落平陽,他還是堅持教訓他學生。

 

whiplash-11.jpg 

 

 

安德魯是個渴望巨大成功的小夥子,

為了打鼓他克服一切困難來到最屌的音樂學院,

更如願進入費查的樂團,但沒想到人生的矛盾就從這一刻開始,

努力、再努力、不斷努力、犧牲社交、愛情、所有這年紀該有的人生,

就為了"滿足"費查的要求。

[一代宗師]電影說,[火侯過了,事情就焦]

安德魯一生追求的道,就在一場車禍中,體會到更深遠的內涵。

 

我不知道對一個西方人,導演"達米恩查澤雷"對道有多少認識,

但一部片講述著兩種極致的道,穿插、交織、崩裂、直至最後重疊。

2小時的起承轉合蕩氣迴腸,完全沒有浪費任何一幕。

 

最後一場演出,本該是被惡整的安德魯突然明白了一件事,

自己所追求的道,並沒有浪費,沒有走錯,

他真正沒想通的是"爵士音樂"一直以來真正的內涵,

即興、自由、甚至自我...當他開始跳脫"滿足老師"的框架,

鼓棒、身體、所有的共振...突然活了起來!!

劇烈的即興讓眾人傻眼叫好,鈸架突然垮了,老師上前架扶,

眼睛睜睜看著安德魯好像想起了自己講過的一句話:

[我好像都沒有真正培育出查理帕克]...一切盡在不言中。

 

本來是崩裂的兩條道,一瞬間重疊了,節奏慢慢緩下,老師慢慢引導,

雙方的呼吸終於有了共識,直至最後剩下小鼓聲,呼應了第一幕。

從白帶、到黑帶、再把黑帶磨成白帶...

才是真正的鼓道、真正的爵士樂。

頗具禪意的收尾。

 

對很多人來說,這可能是部標準的"音樂勵志電影",

看完很想打鼓、看完回家立馬練鼓、看完想學爵士樂、要努力、

為了夢想犧牲、奉獻...成功巴拉巴拉之類的...

但對我來說,探討[教育、學習]的本質才是本片真正精采的地方。

 

嚴師到底能否培育出高徒?我想答案是接近肯定的,

安德魯沒有那些被極端磨練(或說磨難XD)的技術,

又怎可能明白[黑帶磨成白帶]的道理?

沒有瀕臨精神崩潰又怎知自己有如此浩瀚的內宇宙呢?

 

但反過來說,極端的要求,訓練...

是否能真正帶來學習與教育的意義、內涵?

到底查理帕克之所以吹出絕美的solo是因為壓迫?

還是終於順從自己內心的自由?

恐怕只有當事人明白。

 

身為每個老師,每個學生,真的都應該好好看這部片,

學習是永遠沒有盡頭的,所以學習該怎麼學習是一輩子的課題,

祝福,並感謝每個在音樂、藝術...路上持續掙扎、貢獻、付出的莫札特。

 

whiplash-03.jpg 

 

 

[本日Metal語錄]

你怎麼看待痛苦,就等於你怎麼看待人生。

arrow
arrow

    豬蹄老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